如果说过去民间的传统陶瓷酒瓶更注重日用性和实用性,那么现代陶瓷酒瓶更增添了艺术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现代陶瓷酒瓶内涵丰富,已经超出了仅为盛酒容器的概念,赫然变为一种特有的包装艺术品类和雅俗文化的载体。
为了更好地开展陶瓷酒瓶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应该对林林总总的陶瓷酒瓶做进一步的分类研究,规范陶瓷酒瓶的分类原则和术语;这样对陶瓷酒瓶收藏者个人来说,也会增加无穷的情趣和研究的深度。所以,对陶瓷酒瓶进行科学分类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下面就个人的理解,尝试提出陶瓷酒瓶分类的设想。
一、按收藏价值分
可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陶瓷酒瓶收藏一般不把精力花在数量过多、没有特殊信息的现代传统形状的玻璃瓶和陶罐上,这些大众化的陶瓷酒瓶可归类于普通型。我们收藏的重点应是那些有“特殊意义”的陶瓷酒瓶,简称特殊型陶瓷酒瓶(或特殊陶瓷酒瓶),如:艺术陶瓷酒瓶(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怪异陶瓷酒瓶(如会学鸟鸣的功能怪异陶瓷酒瓶、歪脖的形状怪异陶瓷酒瓶)、特别历史时期的陶瓷酒瓶(如古代陶瓷酒瓶、文革陶瓷酒瓶、有重大历史事件或名人背景的陶瓷酒瓶)、纪念陶瓷酒瓶(如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龙形瓷瓶、庆祝金门和厦门首次通航描金白瓷瓶)、贵重材料陶瓷酒瓶(如玉、银材质)、名牌陶瓷酒瓶(如茅台、路易十三)和象征性陶瓷酒瓶(如用陶瓷酒瓶制作的奖杯、慰问老山前线的炮弹形陶瓷酒瓶、用于广告的陶瓷酒瓶等,这类陶瓷酒瓶已不是商品或艺术品,盛酒的作用已退化,而专用于精神表达或推销宣传)。
中国到底出现过多少种特殊型陶瓷酒瓶呢?经我初步考证分析,按建国以来曾达到5万个酒厂计算,平均一个厂家只要推出一种类型的特殊型陶瓷酒瓶,特殊型陶瓷酒瓶的数量就至少在5万种以上。其实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计,因为不少厂家一家生产的特殊型陶瓷酒瓶就达数十种之多,如浙江的绍兴黄酒、贵州的茅台不老酒、新疆的伊力特酒和四川的五粮液等;虽然不断有旧的酒厂关闭,但新的酒厂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意味着不断有旧的品种绝后和新的品种涌现;而且这5万种瓶子也不含建国前的“老”陶瓷酒瓶和外国的“洋”陶瓷酒瓶。如此可见,陶瓷酒瓶的收藏天地之广阔、其前景的诱惑力之大。所以可以断定,永远不可能有任何一个部门或个人能够收齐如此多的特殊型陶瓷酒瓶,一些人的藏品虽已具有相当规模,但在浩瀚的陶瓷酒瓶海洋中,也只是“冰山一角”。
二、按形状分
主要是传统式和多样式两大类。传统式的陶瓷酒瓶形状多为“手榴弹”形和坛罐形;多样式的陶瓷酒瓶打破常规,造型涉及人物、动物、神鬼、植物、建筑物、自然景观、生活用品、娱乐用品、军械用品、交通工具、仿古物品、几何形、抽象形等等,形状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说,凡是世上可见之物,都有可能成为陶瓷酒瓶的创作原型,收藏这类陶瓷酒瓶有收藏万物之感。从某种意义上说,陶瓷酒瓶的艺术魅力主要就体现在惟妙惟肖、个性张扬的形态上。
三、按材质分
几千年来,酒瓶的材质是不断变化的,主要根据当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来决定。远古时期,主要是竹、木、匏、果壳和动物角一类的自然界形成的天然容器;新石器时代至夏代,以陶器为主流,并出现了少量的铜器和漆器酒具;商周时期,随着青铜器的普及,铜酒具占了主导地位,陶器退居“二线”;秦汉时期,盛行漆器,并出现玉酒具;从魏晋到唐宋明清时期,瓷酒具一直稳坐霸主宝座,美酒与陶瓷都是我国值得大书特书的“国粹”,两者结合,使酒具增添了无穷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情怀。这一时期也有不少金、银、玉质的贵重酒具;从民国至今,我国一直以玻璃陶瓷酒瓶唱主角,并大量采用陶瓷酒瓶(有不少陶瓷酒瓶使用景德镇瓷、宜兴紫砂和知名窑口烧制的瓷器),另外还有少部分用铝、镀锌铁皮、塑料、不锈钢、人造水晶、竹、木、匏和特殊纸等制做的酒瓶。
有的商家为了使酒瓶即利于保证酒的质量,又能够在视觉上吸引顾客,把陶瓷酒瓶分为内外两部分,内瓶仍用玻璃瓶,外面紧紧套着或包着一层用景泰蓝、竹草、塑料、绒布、彩纸等制做的漂亮外衣,我们这里权称为“复合材料”陶瓷酒瓶。
纵观中国盛酒器皿的演变过程,曾占主导地位的质料顺序大致是:天然材料——陶——青铜——漆——瓷——玻璃。
四、按时代分
大致可分为古代(即清朝以前)、近代(又可细分为3档:辛亥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现代(又可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期间、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古代的陶瓷酒瓶已经是古董范畴了,因其来源太难、耗资巨大,一般收藏家的藏品中不以其为重点。民国时期的实用陶瓷酒瓶因时代久远、瓶型大都简单,多已成为丢弃之物,很少存世。目前我国民间陶瓷酒瓶收藏家的绝大部分藏品是现代陶瓷酒瓶,而且主要是“文革”以后生产的,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陶瓷酒瓶则不多见,因其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一直是收藏家们苦苦寻觅的目标之一。
五、按容量分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把玩探究,认为可分为4档:
小型(小于200毫升)。等于或小于50毫升的小型陶瓷酒瓶多为酒版,有时是用来当作样品促销的,国外比较流行,已形成专题收藏品类。我国近几年小型陶瓷酒瓶也逐渐增多起来,但容量一般都是250毫升。
中型(200—1 000毫升),即普通型,是市面上流行的“不大不小”的陶瓷酒瓶,尤以500毫升(白酒)
大型(1 001—5 000毫升)和特大型(5 000毫升以上),我国沈阳市有一个2002年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为“最大的瓶装白陶瓷酒瓶”——“国粹”陶瓷酒瓶,由景德镇制造,瓶高1.52米,最大直径1.1米,净重410公斤,能容纳白酒800公斤;然而这一纪录很快又被打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04年12月16日将一大坛杏花村汾酒收为藏品,该坛高1.49米,直径1.3米,估计可容酒2000升,由河南南阳产的宝玉坛盛装,已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这个酒坛可称得上是真正的“陶瓷酒瓶王”了。
六、按地域分
分为中国陶瓷酒瓶和外国陶瓷酒瓶两大类。中外陶瓷酒瓶各具特色,大体来说,中国陶瓷酒瓶古朴意深,有历史的凝重感;外国陶瓷酒瓶典雅新潮,有飞跃的时代气息。当陶瓷酒瓶收藏到一定规模后,又会发现,外国不同国家、中国不同省区的陶瓷酒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异地文化差别,如北京多突出古都建筑造型(如华表、祁年寺等);福建省的神佛陶瓷酒瓶最多(如观音、土地爷、妈祖等);山东省多名胜和名人陶瓷酒瓶(如泰山、孔子、孟子、水浒人物等);山西的各种仿古彩绘瓷瓶让人爱不释手;浙江省的青釉开片瓷瓶和江西景德镇瓷瓶也独领风骚;云南省的竹筒瓶乡土气息较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金门的瓷陶瓷酒瓶,它们绝大部分为纪念陶瓷酒瓶,不但精美细腻、无与伦比,而且含意丰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七、按制做工艺分
酒瓶的制做工艺很多,初始成型一般是烧制(如陶瓷瓶)、吹制(如玻璃瓶)和机制(如某些金属瓶、木瓶);装饰工艺有施釉法、彩绘法、雕刻法、鎏金法、描金法、贴面法、仿铜法、复合法、堆塑法等。
八、按专题分
藏友中,陶瓷酒瓶收藏的目的不尽一致,有的是为了独家鉴赏,充实个人生活;有的是为了学术研究,宣传陶瓷酒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是为了商机投资,等候升值回报等。不论何种目的,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对陶瓷酒瓶的收集保护作用,特别是在国家还没有专门的陶瓷酒瓶收藏机构时,民间收藏就显得难能可贵。
由于收藏目的的差异,在陶瓷酒瓶收藏爱好者中,就产生了不同的收藏专题,如有的博揽中外艺术陶瓷酒瓶、有的主要收藏外国陶瓷酒瓶,有的收藏酒版,有的以瓷瓶为主,有的对怪异陶瓷酒瓶情有独钟,有的收古瓶,有的必须连酒带瓶收藏等。
陶瓷酒瓶还可以分为许许多多的小专题,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兴趣和爱好,收藏某一个或多个小专题,如艺术造型类、诗文书法类、雕刻类、套装系列、典故类、特殊纪念类、民族宗教类、动植物类、赝品类等等,甚至有的只收藏葫芦形陶瓷酒瓶,有相当的人只收藏酒标。我认为,只要收藏者通过收藏研究的过程,能达到心舒意爽,自我陶醉,怎么分法都是无可厚非的。
九、关联分类
爱屋及乌,酷爱陶瓷酒瓶的人一般也喜欢收藏与陶瓷酒瓶有关的物品,称为“关联物品”,“关联物品”就是指那些与陶瓷酒瓶有直接关联的附属物和与陶瓷酒瓶有间接关联的衍生物。附属物一般是陶瓷酒瓶的附加部分,如酒标、陶瓷酒瓶盖、陶瓷酒瓶外包装等;衍生物有酿酒设备、酒的储藏设施、饮酒器、温酒具、娱酒物品、启瓶器、广告陶瓷酒瓶(不装酒)、礼品纪念陶瓷酒瓶(不装酒)、试制陶瓷酒瓶、陶瓷酒瓶图案的扑克牌、陶瓷酒瓶形状的物品(如仿真陶瓷酒瓶的打火机、钥匙链、手电筒、壁灯、纪念物等)、陶瓷酒瓶文字影象资料,甚至药瓶和食品瓶(如酱油瓶、醋瓶、油瓶、饮料瓶)等。
个人对陶瓷酒瓶进行收藏研究是一种精神享受,而藏友间的交流更是互通有无、开阔眼界、指点迷津的良机。我发现,我们在欣赏任何一位收藏者的藏品时都必有新鲜感,每一位藏友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收藏陶瓷酒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寻求乐趣的过程。那种“博大精深的陶瓷酒瓶文化、永不枯竭的陶瓷酒瓶来源、永远的寻觅和等待、随时降临的惊喜和满足” 是吸引无数陶瓷酒瓶收藏爱好者们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