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瓷器之国。中国陶瓷的发展,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磁州窑的历史可追溯到7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尚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祖先们就已经在这里烧制陶器了。这些陶器非常优美,有夹砂红陶、夹砂褐陶、泥质红陶的器物,如碗、钵、盘、壶、罐、豆、盂、四足鼎等,可谓是我国古老陶器的发祥地之一。继"磁山文化"之后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商代的灰陶、战国时代的印纹硬陶等,在磁州地方相继都有发现。秦时的陶瓷作坊较战国时有所扩大,出现了由封建贵族直接控制的陶业作坊、地方官府经营的陶业作坊和私人经营的制陶作坊。汉代,低温釉陶的烧成工艺,是陶工卓越的创造,促进了釉陶的大量生产。还出现了白色陶衣的使用,为后来磁州窑陶瓷使用的白色化妆土起了先导作用。三国到南北朝时代,彭城地处中原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京师邺都的名胜之地。此时,烧制出了青瓷和化妆白瓷,完成了由陶向瓷飞跃。许多青瓷瓷化程度良好,釉色绿中泛翠、泛黄。有的饰有莲花纹样,显示出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作为当时北方青瓷的代表而引人注目。唐代,磁州窑生产有化妆白瓷、酱釉釉下黑彩、素胎黑彩等,尤以临水窑址出土的陶瓷最丰富。到了宋代,磁州窑步入了一个兴盛时期,窑场分布在沿太行山东路的漳河、滏阳河流域,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窑体系。"钧、汝、官、哥、定"是当时的五大著名官窑,而磁州窑作为民窑,即为民众生活烧制瓷器。磁州窑产品产量大,品类多,各种装饰技法精巧。在诸多产品中,以白地黑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著名,其应用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官窑单色釉的局限,开启了釉下彩绘装饰的先河。从而以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形成了磁州窑的特色,并为后世流传下许多名贵的陶瓷艺术珍品。金代磁州窑在陶瓷装烧工艺上,有了重大改进。叠烧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窑炉容量,节约了燃料。釉上彩--金加彩的发明,更开创了我国釉上彩绘瓷的新纪元,其功绩应该载入史册。
明代,彭城磁州窑经历了270年的繁荣和发展,而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陶瓷产区。"钧、汝、官、哥、定"等著名窑场毁于战火或经济衰退,纷纷销声匿迹。磁州窑却因其民窑特征,持续发展,窑业兴盛。这时,仅剩下南方的江西景德镇和北方的彭城磁州窑。由于明时曾在彭城设立官窑40余座,统治阶级从经济上的扶持刺激了彭城陶瓷的振兴,有利于推动它成为北方磁都的地位。由于保持了传统产品的生产,追求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的民用产品,以实用性强、产量大、品种多、销售广,深受人们喜爱,故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磁州窑又是一个持续繁荣时期。窑场增多,窑型改大,品种产量加大,民用陶瓷几乎覆盖民间市场,有"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称。同时,及时以民间青花取代白地黑花,在产品器型和纹饰方面广泛吸收他人之长,有过许多新的创造和突破,呈现过几度兴旺。
磁州窑以透明釉、白化妆土、黑釉、黑色绘料、钒红色料及黄、绿兰等琉璃釉为主要装饰材料,通过画花、刻花、划花等等数十种装饰技艺,从而构成磁州窑装饰艺术的特征。
白地黑花,亦称铁锈花,是磁州窑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装饰方法,它以斑花石做绘料,创造性地将中国画的技法,以图案构成的形式,由陶瓷画匠巧妙生动地绘制在器物上。这种装饰方法,除具有中国画的宾主、疏、密、争让等规律外,同时还注重变化、统一的艺术法则,成为有条理、有节奏、有韵律的图案纹样。画匠们绘制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纹样笔锋、自由奔放、粗犷雄健,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釉下彩,是磁州窑陶工的发明创造和卓越贡献。它的出现,为我国宋以后青花和五彩瓷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新纪元。
磁州窑是一座民窑,它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与劳动人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它品种繁多能够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的需要。据出土的瓷器分类,主要产品有:缸、盆、碗、罐、瓶、尊、炉、枕、灯具、雕塑、玩具等,多达二千多种。这些器物造型非常丰富,生动、精巧实用,千变万化,形成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如今,随着人民对物质需求量不断提高,陶瓷酒瓶和日用瓷成为主产品。
磁州窑的产品不仅品种繁多、造型新颖,而且在装饰内容上取材广泛生动活泼,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的情趣,适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因而深受人民喜爱。有精工细刻的花鸟鱼虫,有千姿百态的飞禽走兽,有绘画生动的山水人物,有龙飞凤舞的吉祥图案,还有一些取材于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富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的人物图案,不仅保存了宋代民间绘画的史料,也保存了宋代民俗的资料。描绘的真实生动,维妙维肖。中国的诗词、民谣、书法也是磁州窑的重要装饰内容,常用"福"、"寿"、"德"、"禄"、"风"、"云"、"雪"、"月"等字都书写在产品之上,字型多为风格豪放,游龙走凤的行书、草书,潇洒自如,气韵横生。磁州窑的纹样图画犹如一部"民俗辞典"。